为不断适应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市生态环境局高台分局不断健全执法制度、优化执法方式、强化执法服务,创新推出“三专+网格+行业”的“358”监督管理机制,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省级示范单位评审,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不断提升。
吐故纳新健全执法机制。充分的发挥“局队站合一”执法优势,压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,今年初,该局在“专人专责专企业”执法模式基础上,探索推出“三专+网格+行业”执法监督管理机制,将县域污染源按地域划分为5个网格和9个镇级农村面源,将193个监管对象划分为化工、建材等8大行业,实行领导划片包干、专责人员编组下沉,灵活采取日常检查、“双随机”抽查、专项行动等,借助自动监测、无人机等科学技术手段,开展“铁脚板+大数据”的现场+“非现场”执法检查。对检查发现的问题,建立台账、按月调度、限时销号,常态化推进环境问题整改整治。通过实行“358”监督管理机制,构建起了全域覆盖、无缝衔接、点面结合的监管局面。今年以来,共检查监管对象400余家(次),排查各镇面源20余次。
稳妥有序推进分级监管。以基层减负年活动和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“一刀切”整治,延伸拓展“三专+网格+行业”监管要素,制定印发了《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“一刀切”服务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25条措施》《防止企业监督检查过频问题6条措施》,依据《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》及各监管对象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等,将193个监管对象分为ABCD4四个环保信用等级,对应红橙黄绿4色,实行分级分色差别化监管。对A、B级红、橙色监管对象落实月、季检查制,C、D级黄、绿色监管对象每半年检查一次,并实行年度等级升降机制,带领企业争做环境保护“领跑者”,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。
动循矩法加强监管帮扶。紧扣规范执法这一核心,在“358”监督管理模式下,深入推动“双随机”抽查、差别化监管等,将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要素打包,实施“一次查清”清单制,完全解决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。至目前,共开展“双随机”抽查9次、联合检查6次、专项行动4次。并全面实施柔性执法,先后对3家企业组织约谈,下达《提醒告知函》《整改通知书》140余份,帮扶整改环境问题170余项,查处环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6起,对2起轻微违法案件实施不予处罚,为县域生态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下一步,该局将以常态化纵深推进“三抓三促”行动为抓手,聚焦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“一刀切”,立足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总目标,进一步深化“服务中强化监管,监管中强化服务”工作理念,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(任正荣)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