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NTY体育最新APP下载

JNTY体育最新APP下载

图表新闻深交所上市公司碳信息公开披露情况调查:披露内容和质量仍存在比较大差异(含碳排放前10公司名单)

  随着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,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及ESG报告中披露碳排放相关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据上海青悦近日对2024年深圳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发布的2023年年报和ESG报告统计分析显示,共284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年报或者ESG报告,在2849家上市公司中,共有642家公司进行了碳排放数据相关指标的披露(碳数据信息指的是包括了以下指标的单个或者组合披露:排放总量、范围1、范围2、范围3、密度/强度、碳减排数据、碳交易/碳履约)。然而,披露内容和质量仍存在较大的差别。

  从披露的具体指标来看,范围1(直接排放)和范围2(间接排放)是企业最常使用的指标组合,占比达56%。仅披露排放总量的公司数则较少,仅为78家。同时,部分企业披露的数据存在滞后性,仅涵盖2022年或更早的年度数据。此外,碳信息披露以ESG报告为主,少数企业会在年报中披露,但年报更多集中于碳减排项目及数据,呈现形式相对单一。

  按照行业分布显示,制造业是碳信息披露的主力军,占比高达67.4%,其次为信息技术和电力/热力行业。这反映了高耗能行业在碳排放披露中的主体地位。然而,通过对披露内容的分析发现,企业在报告中存在较多问题。例如,部分企业仅根据某一区域或特定产品线披露数据,缺乏整体性;范围1的披露多限于能源消耗数据,未做全面的碳排放核算;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式因行业差异明显,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比较。更为显著的是,企业普遍采用案例方式展示减碳成果,具体数据汇总较少,而同一企业内部的单位使用不一致,也给数据解读带来困扰。

  在披露领先的企业中,天山股份、冀东水泥和深圳能源等公司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方面排名靠前,其中云铝股份以2100万吨的范围2间接排放量位居第一。此外,由于范围3的核算复杂性及披露方式的多样性,缺乏可比性,尚未进行深入比较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碳排放强度虽披露较多,但因不同公司计算方式的分母选择(如人均排放、单位营收排放等)不一致,导致排名的可参考性不足。

  整体来看,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碳信息公开披露方面虽有一定进展,但依然存在很明显改进空间。未来,企业需提升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核算能力,统一披露方法与框架,并加强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。通过监督管理的机构的政策引导,碳信息公开披露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贡献力量。

  说明:深圳能源(000027)的数据只披露了范围1,报告中未进行范围2的披露,因此实际排放总量更高。